什么样的车算“聪明”?答案是: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智慧的路”又是什么?指的是配备了先进通信和感知技术的道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内容之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如何抓好这项具有统领性、基础性、全局性的改革?记者从不久前结束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广东分赛区交通运输赛道,寻找答案。
关在房间里,造不出“聪明的车”
清晨,在无锡经开区主干道上,一辆银色自动驾驶清扫车缓缓行驶,经过的道路焕然一新;几个小时后,“无人小巴”开始上路带客,自动驾驶物流与配送车在工业园区内穿梭送货……这一幕幕科幻场景,正是江苏智能网联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数据要素×”大赛江苏省分赛交通运输赛道决赛路演活动是由无锡承办的。“赛道所属行业与无锡优势产业方向一致,无锡丰富的数据积累和数字化先行经验为参赛项目落地转化、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提供了先决条件。”无锡市数据局负责人介绍。
在交通运输这一赛道上,早早开始领跑的无锡,有着“超人一等”的先发优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无锡市先后发布了全国首部车联网地方立法、3.0版本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实施细则、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处置指导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关在房间里,造不出“聪明的车”。为此,无锡聚集了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企业超300家,对超1700个路口信号灯网联化升级,完成信号灯在线导航、危险预警等100余项车联网应用场景的部署。一项项创新举措,为“聪明的车”搭建“智慧的路”,保障智能驾驶车辆安全有序地往来穿梭。
另一头,9月12日,“数据要素×”大赛广东省分赛交通运输赛道在广州展开激烈角逐。
广州市民王先生打开手机里的网约车软件,不一会儿,一辆出租车停到面前。定睛一看,竟然是没有驾驶员的。扫码上车,系好安全带,在车载屏幕上点击“一切已准备好”,车子便沿着智慧道路,一路前行到目的地。记者了解到,在广州,集中了百度阿波罗(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一批自动驾驶头部企业。
广州是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广东“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2021年9月就印发实施了《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在黄埔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智慧+’车城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在广州363公里城市开放道路的332个路口和路段,规模化部署了3497个AI感知设备与边缘计算单元,打造服务于车路协同与高等级自动驾驶的智慧路口,“智慧的路”建设成效颇为明显。
好车行好路,“看不见的云”是制胜法宝
深入行业堵点,江苏分赛区交通运输赛道,收获了一批数据创新驱动方案,公路巡检、智能网联等创新项目,展现技术革新的新篇章。
由移动无锡分公司申报的《无锡市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项目》获得了一等奖。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为落实“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任务,无锡市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项目,通过建设5G车联网智算网络,打造“车联网服务走廊”,通过手机终端实时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及时精确发布交通信息。
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中,“车”和“路”都是看得见的场景,而看不见的“云”,才是制胜的最大利器。该项目建设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设施系统(路侧感知与算网)、云端信息服务系统、5G消息终端,基于5G移动网络、GPS位置、5G消息,实现精准化、精细化、高效化的车路云一体化出行管理与服务,并在典型道路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江苏评出的另一个一等奖,是南京理工大学申报的《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协同服务平台》项目。“我们紧贴当前交通运输迫切需求,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协同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戚湧向记者介绍。
该平台主要应用于物流运输行业,特别是多式联运领域。平台的核心优势为: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从而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特性,确保了所有运输环节的数据都被加密且不可篡改地记录在链上,为各参与方提供了实时、准确的货物追踪与状态查询。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功能,则简化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信任成本,提升了协同效率。AI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平台能持续优化运输方案,预测并应对潜在问题,为物流行业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降低我国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深入交通运输行业堵点,江苏分赛区交通赛道的众多参赛团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公路巡检、智能网联等创新项目,展现技术革新的新篇章。
在同期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交通运输赛道决赛中,20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项目涵盖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综合运输等领域,展现了各支队伍在细分领域上的数据应用创新。
同样是造“聪明车”和“智慧路”,广州则走了一条推进“车城协同+产城融合”发展策略。记者了解到,其中有一个参赛项目,是通过智慧交通AI引擎生成多维度的交通指标数据,形成一系列的智能交通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服务于政府部门开展城市交通组织优化,也可服务于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企业和各大车企用于自动驾驶。
不仅仅是“AI+城市道路”领域,广州参赛团队们还为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等领域,提供一系列的智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民航航班绕飞耗油、飞行时间延长等行业难题,南方航空公司带来“大型航空公司空域智能感知与航路数字化管理研究及应用”项目参赛。项目深度融合了机场、航路、飞行程序以及QAR数据等多源航空运行数据,云端数据指标超5600项,建立了国内首个多目标多阶段航路管理模型,接入高空风温、气象雷达等动态要素构建百万级航班动态历史库,解决了长期固定航路规划与实时改航等民航痛点难题,打造“智慧民航”。
数据驱动交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系主任林培群指出,数据要素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参赛项目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必须要是数据要素驱动的;二是体现先进性,在“卡脖子”、关键技术方向有所突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技术特征,借由数据要素赋能产生实际效益的;三是示范性,具有复制推广价值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在动态的发展中能够不断迭代。另外,不同赛道有各自的领域特征,比如在效能提升上,货运客运效能、运输便捷性、服务水平等,都是交通领域独有的考察指标。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土建交通学部主任王炜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引入交通运输系统,汽车,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广和运用将实现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提升交通安全性和百姓出行的便捷性,同时也为交通规划与管理学科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王炜认为,道路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技术体系需要调整、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需要重新定义、道路交通管理规则、法规与政策需要更新完善。
相关省市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引导鼓励获奖企业和项目,开出“奖金单”“政策大礼包”。例如,无锡市专门开列奖励扶持标准,积极促成参赛项目落地开花。此次获奖项目和企业如在无锡落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软件(含平台型软件、开源软件)、人工智能等项目,无锡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助;符合条件的获奖人才在锡落户,按人才分类认定,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购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