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媒体关注

【省政府发布会】江苏实现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乡镇(街道)全覆盖

信息来源:交汇点 发布日期:2024-12-30 18:16 浏览次数: 229

12月30日上午,受邀出席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基层代表、宜兴市徐舍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宗菁,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中心窗口人员自从用上“新系统”后,办理一单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业务用时仅需3分钟。而过去要登录多个系统、记一堆账号密码,至少花费十几分钟,“过去给群众办业务是爬楼梯,现在乘电梯一键直达啦!”

这一键直达的“新系统”,就是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系统。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江苏首创的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现已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这意味着,江苏“一平台办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在全国创新走出了一条为基层减负和赋能、深化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助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

推动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为基层减负和赋能的指示精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服务效能、赋能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省数据局今年初组建以来的重要抓手型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今年6月,省数据局牵头会同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税务部门,启动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试点。首批选取8个设区市32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8月2日率先落地运行。第二批选取5个设区市26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9月5日集中开通上线。在两批试点的基础上,省数据局于11月初召开全省“一平台办理”改革专题推进会,总结试点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将改革工作推广到更大区域。截至12月26日,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已在全省所有1237个乡镇(街道)开通服务运行,并延伸到2899个村(社区)。

全省乡镇(街道)均实现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这意味着什么呢?“基层小马”变身“小马达”。1237个乡镇的基层窗口人员,今后使用一个平台、登录一个账号,即可办理民政、人社、医保、卫健、税务5个部门的30项高频事项45个具体业务。基层长期反映的多平台办理、多账号登录的问题一举解决,减轻了基层业务操作负担。“一平台办理”将分散的社保、医保、民政等服务专窗整合为全科窗口,减少了窗口数量、精简了窗口人员。如,盐城市盐都区组织一镇一街试点全科窗口建设,窗口由30个压减至16个,人员压减至18名,取得了窗口优化、管理简化的效果。

“一平台办理”还统一了事项服务标准,每个高频事项的受理条件、办理情形、办理材料等10类60个要素信息做到全省一致,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明明白白。截至12月26日,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已开设基层人员账号21549个,累计办理510234件。据初步统计,高频事项实际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间压缩80%,平均办理时间同比减少约20%。

在推进“一平台办理”改革中,我省还注重从基层一线发现问题,推动业务流程重塑,解决基层和群众办事痛点堵点。比如,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反映,“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事项和“领取社保补贴”事项原为独立办理事项,需要一项一项办,基层人员查验调阅、数据输入需登录系统8次,居民到街道和社区跑3次,提交证明材料7份,群众跑腿多、不便利。省人社厅第一时间到街道调研,和基层人员面对面研究方案,启动实施“高效办成就业困难认定和补贴一件事”,将关联的7个办理事项和11个数据共享事项一次性集成办理。

“一平台办理”不仅方便群众办事,还打通了基层向上申请获取数据的通道,51万条办件数据实时回流基层,满足基层治理和社会管理需要。我省还将“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嵌入“一平台办理”,目前通过“一平台办理”,向基层提供国家平台数据资源2584类,上架48个省级部门高频数据399类。数据下沉和服务通道贯通,激活了基层数据应用的“一池春水”,不少基层利用办件回流数据开展跨场景业务创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
A
A
A
A
正常
加快
缓慢
关闭读屏
原始大小
较大
特大
配色
读屏 读屏
字体 字体
退出 退出
友情提示
单击开始语音播报,双击访问链接内容;点击关闭按钮,退出语音服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