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4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进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7-07 15:00 浏览次数:


林斌代表: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建议收悉,经与省工信厅等部门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近年来,我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徐州市政务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牵头淮海经济区城市,全力推动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着力构建“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情况如下:

一、关于我省推进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情况

一是建立完善“跨省通办”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国家部署,明确12项重点任务,对140项“跨省通办”事项,制定任务分工表,逐项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实现时间。将“一网通办”和异地办理列入《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深入推进“跨省通办”提供法治保障。着力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协同沪浙皖持续增加通办事项,126项政务服务事项或服务场景应用已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创新在淮海经济区、苏皖合作示范区等先行先试,打造区域“跨省通办”样板,徐州市牵头淮海经济区4省11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已覆盖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86个事项,累计办件2.6万件;常州溧阳市与安徽广德市、郎溪县携手打造“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办”苏皖合作示范区“跨省通办”模式,实现首批74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南京市与南京都市圈10个城市签订政务服务区域协作战略合作协议,发布61项高频通办事项清单。各地结合东西合作、对口帮扶等工作,定向建立了“跨省通办”机制,服务保障企业群众异地办事。积极推动“省内通办”。以“省内通办”支撑“跨省通办”,编制公布《高频政务服务“省内通办”事项清单》,首批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30项,统一业务规则和办理标准,明确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情形等内容,通过同一事项省内同质通办、结果互认,打破事项属地办理限制,满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二是建设线上线下服务专窗(区)。推进政务服务线下“一个窗”、线上“一张网”融合发展,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作为线上办事总入口,上线通办事项110项,便民服务16类115项,推动生育登记异地申请,不受户籍地限制;试点推行结婚登记“跨省通办”,满足群众在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支持申请人在异地门诊就医时凭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双向直接结算448万人次。省政务办印发通知在市、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开设“跨省通办”专窗,按照“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通办方式,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专窗(区)服务规程,健全授权信任机制,提供线下办事咨询、协调联系、材料代收、流转分发、证照代发等服务,目前已开通专窗132个,实现了全省全覆盖,部分地区还将专窗向开发区、乡镇(街道)延伸。苏州市设立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跨省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可提供涉及14个部门、108个事项的跨区域办事服务。

三是加强“跨省通办”能力建设。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目前,我省已建成省市两级人口、法人、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基于统一用户体系建成“苏服码”,关联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等相关数据,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下办事的统一入口。建立健全数据供需对接机制,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接口4276个,调用超过60亿次,有力支撑了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业务场景应用。联合沪浙皖印发《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共享技术规范》,实现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1382万次,证照共享4.4万次。公安和交通道路执法领域,驾驶证、行驶证、道路交通运输经营许可证等9类电子证照,实现在公安交警和交通运输执法场景中的亮证、扫码、核验全流程跨省应用。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交换数据总量2亿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业务规则和标准全省统一,深化“一件事”改革,推动新生儿出生、就业登记、结婚、退休、身后、开药店、开便利店等13个“一件事”省级定标,人民日报以《江苏深化“放管服”改革 高频服务事项一次限时办结》进行宣传报道。今年将在全省再推13个“一件事”,为深入推进“跨省通办”夯实基础。

二、关于推进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推动。在第四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区域十市联合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协同推动审批服务(市场准入、公积金、交通运输、不动产登记等八大领域)、公共资源、自助服务等86项事项“同城共享”。徐州市政务办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跨省通办”工作专班,建立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体推进、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协同保障机制,明确决策落实、协商沟通、县级协同,建立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明确清单动态管理、线上办理联动、通办窗口联动、数据整合共享,建立咨询受理、协同办理、投诉举报等政务服务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持续提升“跨省通办”质效。

二是强化工作部署。徐州市政务办制定《关于推进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区域内“一网通办”,让区域企业和群众享有更多“同城待遇”。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线试运行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平台,“一窗”集成线下服务,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实体大厅设置“跨省通办”专窗61个,实现线上线下申报指导、远程视频会商收件、身份核验和材料寄递,提升代收代办服务效能。鼓励支持区域毗邻县(市)区主动探索“跨省通办”,泉山区与安徽萧县70项事项实现通办,丰县与山东、安徽、河南17个县签订跨省通办协议,通办业务132项。贾汪区与济宁市任城区等19个县(市)区网上签约,通办业务81项。微山湖地区9县(市)区签署了县域协同发展系列协议。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徐州市294家定点医院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498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跨省门诊联网平台。淮海经济区住房公积金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市区及各县(市)公积金服务大厅设立了11个跨省通办服务专窗,实现就近可办。新沂、邳州、沛县与山东罗庄、兰陵等地开展企业登记注册“跨省通办”,今年以来实现办理业务200余件。邳州市与山东、安徽、甘肃等7省41县(市)区,联合开展企业开办注册登记业务的“跨省通办”。打通区域内不动产登记业务内网与互联网堵点,颁发全国第一本“跨省通办”不动产权证书。落实“跨省远程异地评标”,与临沂协同完成临沂市王富大街路面改造工程、与淮北协同完成淮北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学校项目施工监理工程。同时,还在疫情防控、生态环境、警务协作、司法行政合作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与淮海经济区城市合作,不断拓展“跨省通办”服务。

我省“跨省通办”以及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有所增强。也应看到,“跨省通办”涉及多地区多层级多部门,在办事指南、业务协同、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等方面仍存在堵点难点问题。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入推进“跨省通办”,积极支持徐州市打造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样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统筹协调省级部门与国家部委对接,积极推动14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持续推进去年发布的130项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在此基础上选取企业和群众高频办理事项,组织省级部门梳理公布今年“省内通办”事项清单,实现事项办理层级、申请材料、办理情形、应用场景、业务规则和办理标准全省统一,力争实现200项高频事项省内通办,用以更好支撑“跨省通办”。积极支持徐州市开展先行先试,推动“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事项率先在淮海经济区落地落实,便利企业群众异地办事。

二是加强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徐州市政务办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调推动省有关部门和山东、河南、安徽省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工作机制,加强业务交流培训,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下半年,适情邀请鲁豫皖三省政务服务部门,在徐州市共同组织召开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推进会,梳理公布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建立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明确业务标准化、数据信息共享等措施。

三是加强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工作技术支撑。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按照“省一级建设、省市县三级应用”要求,完成省数字政府政务中台建设,聚焦“一件事”集成改革、“跨省通办”等开展综合试点应用。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数字政府“苏服办”总门户。在徐州地区开展政务服务系统条块对接试点,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中枢,对接省级部门和徐州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更多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推进办件信息跨地区、跨层级、跨系统调度,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异地代收”两结合,促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为淮海经济区“跨省通办”提供支撑。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恳请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徐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工作!

   

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2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