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动态>市县动态

创新提升政务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1330”改革昆山升级版

发布日期:2019-10-31 14:4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昆山政务服务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把创新提升政务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全力打造“昆山服务”升级版。

一是抓紧平台建设,夯实现代政务基础。在规范权力上,坚持用事项清单“定标准”。以深化体制改革、机构重组、事项划转、人员调整等为契机,按照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要求,对市级1332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再梳理,推进实施清单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让事项办理可查可控。目前,“不见面”事项覆盖率达96%。在共享信息上,坚持用大数据建设“通堵点”。以大数据建设和电子证照库为突破口,推动法院、公安、民政、司法、税务、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单位的数据互通,建成并上线“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42个组织机构、455个系统、4699项信息资源、12万项信息资源项入库。完成同苏州电子证照库系统调用对接,实现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运输资格证、交通运输许可证等7类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平台共享。在优化服务上,坚持用研发平台“加速度”。“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投资建设”一窗通3个平台研发上线,以平台建设推动流程再造,实现审批提质。“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把营业执照、公安刻章、税务套餐、银行开户、社保开户等环节纳入“链式”审批场景,重设流转程序,实现市监、公安、税务、银行、人社等五部门相关业务无缝对接、集成办理。半年来,1910家企业开办平均用时0.8个工作日,最快53分钟办结。“不动产登记”平台上21510笔业务平均用时1.6个工作日,既实现了房产、税务、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也实现了房产、水、电、气“一键”过户。“投资建设”平台为住建等9个部门提供了一窗受理、并联踏勘、联合审批等功能,实现了流程优化,209个工业审批项目平均用时24个工作日,同比提速17%。

二是拓展政务半径,打通跨界服务渠道。用一件事改革,推动跨部门联办。抢抓“一件事”改革试点,通过对高频、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多个事项审批串联,让企业群众“一次办好、办全一整件事”。计划2020年实现服务事项“一件事”全覆盖。目前,首批“烟草企业”等27个事项纳入了“一件事”专窗,60多个跨部门事项实现审批串联,精减审批环节80多个、减少审批材料106份。用一体化思维,跨区域共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依托“一网通办”窗口,聚焦网上数据整合应用,拓展一批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套餐,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业务流转,实现“一地认证、全网通办、异地可办”。目前,14个城市的30项涉企事项和21项个人事项可以通过“专窗”实现无缝对接,现已完成办件5起。用一站式服务,跨层级同办。推进跨界事项辅助服务,建立帮办代办清单,建设代办窗口,市镇村三级全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小事村里帮办、大事镇里代办、难事三级联办。在重点投资和科创项目的服务上,实行“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代办服务,让不见面审批更有温度。

三是强化信息支撑,创新便捷服务举措。坚持互联网思维、实施“移动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数字政务”,依托“智慧昆山”APP服务终端,实现更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事项进驻手机端,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指尖可办、随时能办”。目前,12345微信端公众号已上线运营,实现了信息发布、诉求受理、互动办理一体化运行。按照便利化要求,做强就近办建立“全城通办”服务事项清单,推动高频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提供全科社工服务。全市村(社区)统一进驻事项、统一应用平台、统一服务标准,目前,作为“就近办”基地的村(社区)市民驿站平均入驻事项超过50项,2019年底完成全市316个村(社区)的全覆盖。立足全天候服务,推行自助办把“自助”服务作为现代政务服务主要手段,拓展入驻自助服务机的政务服务事项,在银行、商场、便利店、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设置自助服务机,推动政务服务向全天候的24小时智能化服务迈进,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2019年底,24小时自助服务区还将拓展延伸到全市所有村(社区)市民驿站。

四是注重集成推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在配套改革上,推进建设“15分钟办税圈”,6个新办涉税事项取消所有纸质资料,实现30分钟办结;海关通关实施自报自缴改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提速30%;用水、用电、用气接入审批实施“三简化”工程,三项接入申请简化材料25项,平均提速2天以上。在规范中介上,制定“涉审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涉审社会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抓住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中介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完善网上中介超市,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昆山旗舰店,制定服务清单和企业名录,以建章立制、强化治理、清单管理等规范中介机构和中介服务。在智能监管上,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和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梳理结果互认,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昆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中心大局,按照“四闯四责”要求,树立“不拥挤大厅是最美的大厅、不见面审批是最佳的审批、不求人服务是最优的服务、不花钱办事是最好的办事”服务理念,重点在9个方面发力,努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政务服务的昆山样板。

一是全力推进全程网办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可办”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事项目录、实施清单标准统一、动态管理,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与专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推动全流程网上办理。实行在线监督、持续优化,提升网上办事易用性,实现网上办事“无堵点”,确保2019年市级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率达到96%以上;2020年底前网上可办率达到98%以上(涉密事项除外),手机端办理事项超过150项。

二是加速实现全城通办“就近办”为目标,全面梳理“全城通办”服务事项,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延伸至基层或银行网点、邮政代办点,实现申请人可跨区域就近在办事大厅提出申请,并通过快递领取证件。推动高频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2020年底前,做到全市村(社区)进驻事项统一、应用平台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全面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大力开展掌上行动充分利用“昆山发布”微信小程序、“智慧昆山”APP等自助服务终端,打造24小时不打烊“数字政务”。2020年底前,打造依托智慧昆山APP旗下的政务服务“鹿路通”旗舰品牌,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公安、环境等民生服务,实现不少于300项高频事项进驻,打造形式多样的主题式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指尖服务、触手可及、瞬间可达”。

四是全面实施两圈融合“15分钟”政务服务办事圈和“24小时”自助服务圈有机融合。不断完善扩充自助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与各级实体大厅相配套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自助终端科学覆盖政务服务需求较大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大型商场、城市广场、电影院、游乐场、高铁站、公共汽车枢纽、24小时便利店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极大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五是加快推进一事改革对高频的、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烦心事、揪心事,进行优化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形成“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反馈、一次分办、一窗出件、一号服务、一键评价”的办理模式。2020年,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全覆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能够将一件事、一次办全、一次办好。

六是严格落实减负计划按照“少填、少报、少带、少跑、快办”的政务服务要求,大力推广应用“电子证照”,推动数据共享互认,开通在线开具证明服务,推进减负便民专项行动。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过数据共享验证、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实现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七是全面实现堵点清零聚焦办事指引不清、来回折腾、扎堆排队、耗时长等办事“难、慢、繁”问题,按照群众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目标,加强科学统筹。对于有周期性办理高峰的事项,提前制定预案和应急措施。多渠道提供办事指引人性化、可视化服务,大力实施“一口式清单”和“首问负责制”,有效杜绝群众反复跑、多头跑现象。切实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推进数据共享。

八是深入践行人性服务全面推广政务服务大厅免费提供复印打印、EMS免费快递和智能机器人导引服务,科学设置母婴室、图书室、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通过延时、上门、预约、全程代办等“保姆式”延伸服务,让政务服务主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群众,为确有困难的“上班族”和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到家服务,全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

九是做优做精昆山服务擦亮“支部建在审批链上”的昆山效率服务品牌,切实体现政务服务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为全市重大产业项目、人才科创项目和民生实事工程保驾护航。加快实施“容缺”“承诺”“信用”审批和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做到审批环节“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简则简”,率先全面推进长三角跨区域办件,全力打造“网购式”政务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就像“网购”一样方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